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留学资讯 > 最新资讯 >

就业难之际,读博还值得吗?《华尔街日报》用数据告诉你答案

日期:2025-08-21 14:55:23

8 月 3 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 “It’s a Tough Job Market for New College Grads. Is an Advanced Degree Worth It?” 的文章。此文将目光投向当下美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探讨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继续攻读研究生乃至博士学位是否依然具有价值。

它并非一篇带有明显立场、主张要么继续深造要么放弃高等教育的文章,而是一份立足于数据和现实情况,对深造的风险与回报进行的深度分析。其中,关于就业趋势的变化、学历带来的收益多少、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申请者对未来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内容,对于正打算申请博士项目的中国学生和家长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我们依据报道内容,梳理出的四个与博士申请紧密相关的关键要点:



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加
深造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文章开篇便点明,美国年轻人的就业状况正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到 2025 年 5 月,美国 22 至 27 岁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达到 4.8%,相较于 2023 年同期的 4.3% 有所上升。同一时期,美国全国的整体失业率也从 3.5% 上升至 4%。

更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加速取代大量初级白领岗位,那些重复性强、技术门槛不高的职能性工作首当其冲,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初始就业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继续深造,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劳动力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1 年,美国对拥有研究生学历岗位的需求将比 2021 年增长 14%。这表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会受到青睐。



研究生学历的收入溢价存在

但长期变化不明显

乔治城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硕士学位持有者的平均收入比仅有本科学历的人高出约 18%。而对于医学、法律、博士等职业型或学术型的高阶学位,其 “收入溢价” 甚至超过 60%。这一数据有力地支撑了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这一传统认知。

然而,报道进一步指出,这 18% 的平均收入差距在过去三十年里几乎没有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成本却在不断攀升。仅在 2000 年至 2020 年期间,美国研究生阶段(主要是硕士教育)的中位借款额度就上涨了将近 50%(已按照 2022 年的物价水平进行调整)。

这就意味着,即便学位能带来收入的增长,也可能会因为教育成本的增加而导致 “净收益” 下降。如果无法依靠奖学金或资助项目来覆盖学习成本,那么在判断某个学位的经济回报时,就需要更加谨慎。

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这一点尤为关键。博士项目的周期长达 4 至 6 年,倘若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稳定的资金保障,很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整个学业。



申请者对未来回报

的预期偏乐观

文章中提到,2023 年智库 Third Way 对 1000 名美国研究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将近 75% 的受访者表示,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是他们决定继续深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现实往往与设想存在差距。在已经毕业的群体中,不到一半的人认为学校在帮助他们实现收入目标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也就是说,学历确实得到了提升,但收入的增长却未必能达到预期。

此外,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实际的花费超过了入学前的预期;超过一半的人则称,偿还教育支出的时间比原本计划的要长得多。这说明,不少人在决定读研时,并没有对 “投入与回报” 这一结构性问题做出清晰、全面的判断。

对于博士申请人而言,这提醒了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却很重要的事实:即便是那些对未来前景相对乐观的群体,也普遍高估了学历所能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益。



申请者开始将教育选择

与未来收入直接挂钩

文章强调,教育投资正从 “信仰型” 向 “计算型” 决策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申请研究生时,不再仅仅考虑 “是否喜欢” 或者 “学历等级”,而是开始关注未来的就业数据、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薪资结构等实际问题。

教育融资专家建议,在申请某个研究生项目之前,申请人应该参考相关行业的薪资数据,合理预估毕业后的起薪水平。美国的一些就业网站(salary.compayscale.com)提供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薪资中位数与分布情况。部分学校也会在 “大学成绩卡”(College Scorecard)平台上披露毕业生的收入和就业情况。

文章中引用的建议是:“研究生阶段的总投入,最好不要高于你预计毕业后第一年的收入。”

虽然这一建议更适用于美国本土学生,但对于中国申请人来说,思考的方向是相似的:你所选择的专业以及学术路径,是否具备在未来市场中转化为实际收益的能力?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给出 “是否值得读研、读博” 的明确答案,但它通过数据和趋势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息:在就业市场和教育体系都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种能够自动带来回报的保障。

对于博士申请者来说,这样的分析并非是要劝退大家,也不是要打击大家的理想。它只是在提醒人们,在做出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之前,应该确保自己掌握了足够清晰的信息,能够进行冷静的思考和长远的判断。